经文:约20:24-29
耶稣的复活是千真万确、无法驳倒的历史事实,《圣经》记载耶稣复活后,在四十天的时间里,曾多次、多方向门徒和其他信众显现。按照使徒约翰的记载(约20章),耶稣在受难后第三天复活,在复活的清晨,主耶稣首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;当天晚上,主第二次向门徒显现,彼时多马不在其中;二十章的24-29节则记载了耶稣的第三次显现,在复活后的第八天,祂再次向门徒显现,这一次,耶稣是特别为了坚固多马而来。
一、多马的灰心与疑惑
当弟兄们将主复活的事告诉多马,多马完全无法接受。他是主亲自选召的使徒,跟随主三年多,受真理的教导,也见证过主行的许多神迹,此时为何如此“小信”呢?这是因为多马正陷于灰心失望之中。
多马曾亲眼见证耶稣的所言所行、确信祂就是上帝应许的拯救者、弥赛亚,然而就在前几日,耶稣被捕、被定罪,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。耶稣的死使多马的信心遭受巨大的打击,他的内心充满了失望、忧伤、疑惑。多马原是一个忠诚且极具勇气的人,当主耶稣要冒着时势的险恶前往伯大尼看望生病将死的拉撒路,众门徒都疑虑踟蹰,惟有多马说:“我们也去,和他同死吧!”(参约11章)多马也是一个率真且对信仰极为认真的人,在最后的晚餐时,耶稣告诉门徒自己将要离开,去为他们在天父家中预备地方,并要再来与他们团聚。门徒对主的话都不甚明白,惟有多马直接说出众人的疑惑:“主啊,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,怎么知道那条路呢?”(参约14章)多马不是个轻忽相信、人云亦云的人,他的信仰不是盲目的,是需要审慎思量和亲身经历的。
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,多马的信心几近崩塌。虽然主耶稣此前已多次告诉门徒祂将受害、第三天要从死里复活,但显然多马和众门徒在遇见复活的主以先,并未真正理解以致并不真实相信主耶稣关于复活的应许,正如耶稣所说:“听是听见却不明白,看是看见却不晓得”。不仅如此,人们还常常因为自己的喜好或期待选择性地听神的话,当时的门徒也是如此。在耶稣钉十架之前,门徒一心期待的是主耶稣带领他们推翻罗马的统治、复兴以色列国,关心的是“我撇下所有跟随耶稣将来可以得到什么”,争论的是谁为大,虽然耶稣不断告诉他们祂将要受难并复活,门徒的反应却是“愁烦”和“拦阻”(参约16:6),他们接受不了耶稣“失败”、受死,更无法想象耶稣会“死后复活”。再者,主耶稣的复活是超自然的事件,远远超出了门徒理性所能明白的范围(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亦然),这些正是多马不信的原因,彼时的他是凭着血气、理性来理解主的教导。因此,当其他人说:“我们已经看见主了!”多马却说:“我非看见……我总不信。”他并非无理地抗拒信仰,而是渴望确凿的证据。对多马而言,若非亲眼所见、亲手触摸,他始终无法相信。
弟兄姐妹,“多马的心态”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。当遭遇灰心失望时,我们也常常信心动摇:“若是神保守,为何还会遭遇不幸?若是神掌权,为何好人遭难、恶人亨通?”然而真实的信心,往往需要经历考验和熬炼。感谢神,祂体恤我们的软弱,在信心的道路上,祂总是不断引导、帮助我们。
二、主的伤痕与同在
主耶稣再一次向门徒显现,这一次多马在场。问安过后,耶稣对多马说:“伸过你的指头来,摸我的手;伸出你的手来,探入我的肋旁。”耶稣并未责备多马的理性与疑惑,祂愿意满足多马内心的需要。耶稣带着钉痕的身体来到多马面前,一方面回应了他的疑惑——这是主耶稣胜过死亡的证据;另一方面,主展示祂的伤痕,让多马更加深刻地体会基督舍身的爱。这些伤痕是基督顺服天父、完成天父旨意的印记,是基督为我们重新与神和好所付的代价。耶稣对多马说:“不要疑惑,总要信!”这话的意思是:不要因为眼睛未曾看见就产生疑惑和不信,要始终相信主的话语与应许。
多马之所以坚持要“亲眼看”、“亲手摸”,是出于“我要掌控信仰凭据”的心态,说白了,就是把神看得太小,而把自己看得太大。这样的信心是以“我”为中心,不是以“基督”为中心。今天我们也需要审视自己是否在信仰中把人的理性、逻辑、经验看得比神更大。以基督为中心的信心,是我们放下“靠自己”——不再依靠感觉、理性、经验或眼见——而是单单依靠耶稣基督,相信神的话,顺服神的主权。正如耶稣对多马说:“你因看见了我才信,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。”如此才是真正的信心。
我们不应将信仰建立在感觉和外在现象上,因为这些是魔鬼也能模仿的。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神的话语上,是圣灵住在我们心中的果效。单纯因听神的道、读神的话语而信的人,才是真正蒙福的。真正的信心在困境中也必持续倚靠和寻求,不是因为“病好了、婚姻成就了、经济改善了”才信,而是在难处中仍然信靠和赞美。真正的信心,是对尚未发生或尚在盼望中的应许的确信与坚定,它的根基是神本身的信实。许多人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后才愿意相信,但真正的信仰是在“尚未明白”时仍然相信神的良善信实。“没有看见就信”是对信实的神的回应,这样的信心不仅让我们活在神应许的盼望之中,更能将这盼望转化为现实的力量。
当然,弟兄姐妹们,我们都会有信心微弱、动荡的时刻,但不要灰心,因为上帝的爱与信实从未改变!祂要除去我们心中的障碍,坚固我们的信心(诗34:18),如同主当日坚固多马一样。无论何时,我们都可以怀着坦然无惧的心来到神的施恩宝座前,寻求怜悯,得着恩惠,祂愿作我们的随时帮助(来4:16)。
三、多马的更新与突破
虽然多马只信自己的眼见,但这并不能削弱耶稣的大能,更不能拦阻耶稣对他的爱。主耶稣向多马发出的邀请让他深受震撼,在复活主的面前,多马呼喊出:“我的主,我的神!”(约20:28)按照原文的字意,多马此处是以浓烈的感情宣告惟有基督是他生命的主宰,他愿意完全顺服、敬拜、信靠祂。多马称耶稣为“我的神”,这是对传统信仰的颠覆。犹太人从不称人为神,连耶和华的名字也不轻易说出口,多马这样称呼耶稣,表明他承认耶稣是弥赛亚,更是那独一的神。当遇见复活的主,多马的态度完全翻转,他不再疑虑,而是全然谦卑降服。他此时的信心不再是建立在“我可以接受的证据”上,而是建立在“启示”上;不再是“除非我看见”,而是“因为你是主、是神,我就信”;不再是“怀疑与察验”,而是“全然信靠与敬拜”。《约翰福音》全卷正是向人见证耶稣是神(参约20:31),多马这伟大的信仰告白,确证了耶稣基督的神性和主权,成为整卷《约翰福音》的总结与高潮。
结语:复活的耶稣基督向我们显明惟有祂是至高的掌权者,信仰路程中任何的不解与困境都是逗号而非句号,神至终必让我们看见祂奇妙的作为。“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悦,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,必须信有神,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。”(来11:6)所以我们应当以顺服和坚忍来持守我们的信心。在经历犹疑与痛苦的时刻,不要做“独行侠”,要在属灵的团契中彼此安慰扶持。主永不撇弃我们,祂在我们身上所做的每件事,即或当下我们不明白,但都带着神的美意。因为“神既然不爱惜自己的儿子,为我们众人舍了,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!”(罗8:32)既是如此,我们应当存心顺服,完全信靠神。复活的主藉着祂的同在与伤痕除去了多马的疑惑,今天祂也必定坚固我们的信心。愿我们在灰心时也能紧紧抓住这位愿意向我们显现的主,以至我们能够坚定地认信:“我的主,我的神!”
《我的主,我的神》
扫一扫手机访问
